一枚银元的故事(张鸿仪)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2024-05-08 | 18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一枚银元的故事


图为张鸿仪牺牲前赠送郑君伦的银元,收藏于铁道游击队纪念馆

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建成之初,一位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,来到一块展板前停住了脚步。隔着展柜的玻璃,老人面对这枚银元浑身颤抖起来,然后又满眼泪花颤巍巍地向展板敬了一个军礼。这位老人叫郑君伦,展板上的人叫张鸿仪。展柜中的这枚银元,正是鲁南铁道大队第五任政委张鸿仪在牺牲前留给他的念想。
张鸿仪,回族,1912年生,祖籍山东省峄县台儿庄镇。从小家境贫寒,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。但他求学心切,会利用一切机会读书学习。1936年8月,张鸿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成为枣庄职业中学学生中第一位党员。他在学校一面读书,一面进行党的秘密活动。1937年,全面抗日战争爆发,他在党的领导下,慷慨激昂反对投降卖国、创办《抗敌报》。日军兵临城下,他组织90多名学生,毅然参加鲁南民众抗敌自卫军后转到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。
14岁那年,郑君伦加入鲁南铁道大队,跟着已经是铁道大队第五任政委的张鸿仪当了通讯员。
为了改变部队的作风面貌,张鸿仪给部队制定了“三不走”的纪律,部队在老百姓家住宿时,水缸不满不走,不扫地不走,不送还东西不走。为了监督部队执行群众纪律,每次部队转移后,他都会带领检查组挨家挨户检查,看看有没有借东西不还的,损坏东西不赔的。
“心里装着别人,唯独没有他自已”。这是对张鸿仪政委高尚品格的真实写照。1945年6月上旬,在龙山头战斗中,政委张鸿仪为掩护战友突围不幸中弹负伤,由于失血过多,嘴唇干得厉害,通讯员郑君伦考虑,如果喝水血会流得快,没敢给政委弄水。郑君伦看到附近梨树上有没熟的梨子,就央求说:“政委,别喝水了,青梨含水多,我摘个给你解解渴吧。”伤势很重的张鸿仪喘息着拒绝说:“这是群众的财产,我不能吃。”
队员们连忙将张鸿仪送到鲁南军区医院抢救。鲁南军区不惜代价,专门调拨两支盘尼西林给张鸿仪救治。当用完一支盘尼西林后,张鸿仪坚决拒绝再注射,坚持把另一支让给其他更需要的重伤病员。
弥留之际,他将身上唯一的一块银元交到通讯员郑君伦的手里,断断续续地说:“小郑啊,你跟随我多年,我十分感激你。我没什么能送给你的,这块银元就留给你做个念想吧。另外,我家里有个80多岁的老母亲,没有人照管。这些年我和哥哥一直在外,没能对老人家尽孝,等我母亲百年后,请你们帮忙,替我送母亲最后一程,这是我唯一的心愿……”说完不久,张鸿仪便停止了呼吸,年仅33岁。
作为一名政委,张鸿仪是铁道大队的“主心骨”,
他治军甚严,倡导党的优良作风并做出表率;
他严中有爱,把队员当成自己的亲兄弟;
他冲锋在前,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;
他心系群众,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头。
那“至情至义”的报国情怀,至今仍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,不忘初心,踔厉前行。